为全力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,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设计与课堂组织实施能力,推动“以评促建、以评促改、以评促管、以评促强”,外国语学院ESP教研室于2025年6月11日下午在4110教室开展教师说课程教学活动,旨在借由教学交流,老师们将教学中的真实问题、实践策略、创新思考带到台前,在思维的碰撞中汲取教学革新灵感、深化育人共识、寻找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。会议由袁阳春老师主持,何敏、曲美玉等教师积极参与。

本着以开放之心互学,以包容之怀互鉴,以责任之志共进,真正实现 “教”以潜心、“研”以致远的初心,在活动中,教师们共同围绕所授课程依次展开教学分享,内容涵盖课程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设计、教学方法与手段,以及教学改革创新等。老师们各展所长,展现课程特色与创新,力求如何通过创新教学,夯实教学质量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
何敏老师围绕《智能工程英语》课程整体设计展开系统课程教学设计分享。她指出,该课程以培养学生在智能工程领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,结合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技能,选取行业典型案例分析,采用混合式教学手段,利用AI赋能模拟智能工程专业场景,以增强学生的沉浸式学习体验。

袁阳春老师分享了《艺术修养外语》课程教学改革内容与成果,并与老师们探讨将其推广到IT课程教学应用的方法与路径。其分享内容主要涉及:基于CBI与POA教学理念的任务设计、5A教学模式、应用实践类作业布置(创意海报设计与艺术领域主题写作等),以及多样化与多主体评价的课程考核细则(含自主学习、小组汇报与课程心得考核等)。
袁老师强调,ESP课程教学须把目标职场语境并置于目前语言教学语境,依据学生的兴趣、专业、职业与素养需求,注重授课内容的“实用性”和“专业性”与“人文性”。

曲美玉、陶依文、谢光娇三位老师则共同聚焦《IT行业职场英语》课程研讨。她们强调,课程以培养行业高素质英语人才为导向,紧扣行业职场需求,涵盖相关领域的专业英语知识和职场沟通技巧。教学中老师们运用案例教学、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强化语言运用。同时,利用在线学习平台,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的机会。考核评价采用多元化方式,全面评估学生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。



曾梦凡老师则以翻译课程教学与项目结合为指针,构建“课堂—项目—职场”衔接的培养模式。引入真实翻译项目,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翻译,实现从“知识输入”到“能力输出”的转化。

课程教学分享结束后,教师们以“四性三化”(专业性、实践性、思政性、创新性;模块化、任务化、数字化)为引领,以“学生中心、产出导向”为指导,就系统推进ESP课程建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,积极寻求深度融合各专业特色、优化教学设计与方法、ESP课程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的现实路径,以促课程创新与教学质量的双提升。

教育之路,从无孤岛。在变革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,通过说课展示构建教师间的经验共享平台,教师们互学互鉴,拓宽教育视野,同心同向,凝聚育人合力。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,既是对现有教学成果的阶段性总结,也是一次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集体思考,更是对 “以评促建、以评促改”理念的生动实践,为ESP课程内涵式发展和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图文:谢光娇
ESP教研室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