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工活动

【重点工作】“思想铸魂、能力赋能、实践增效”2025年外国语学院学生会春季培训会

时间:2025-05-13 20:26 浏览:

5月13日,外国语学院学生会在天渠书院开展2025年春季培训会,据统计本次会议约有50名代表参与培训。培训以“思想铸魂、能力赋能、实践增效”为主线,融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、大学生就业指导、心理健康教育及实践活动交流四大板块,依托学校“四位一体双院制”人才培养模式,旨在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,强化思想引领与就业心理建设,展现了双院制下学生自主策划、自我管理的创新活力,为深化书院与学院协同育人、探索实践育人新路径提供了生动范例。


【思政铸魂 青春思辨】

培训会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为开篇,聚焦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”的战略部署。学生代表通过分组研讨、案例剖析,深入探讨如何将国家战略转化为职业发展动力,例如结合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分析外语人才的国际视野培养路径,强化“家国情怀”与“专业使命”的双重意识。通过“青年说”微论坛形式,学生自主设计互动环节,将政策学习融入专业教育,形成“理论学习—案例分析—实践转化”的闭环思维训练。针对2025届毕业生需求,培训会推出“政策解读+技能实训+资源对接”三位一体就业指导方案。外国语学院也开展书院导师一对一职业规划咨询,将就业指导融入书院生活,实现服务的个性化与常态化。


【心育润心 朋辈同行】

心理健康教育模块以“我为同学办实事”实践活动为载体,创新“朋辈互助+自我成长”服务模式。学生心理委员通过心理测试、案例分析等方式,引导同学掌握情绪管理技巧,并结合红岩精神等本土红色文化资源,设计“逆境成长”主题工作坊。在实践环节,学生志愿者深入白塔街老年公寓、濮湖社区开展“情暖夕阳”“蒲公英课堂”等活动,将心理调适能力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行动力。培训会特别设置的“实践活动交流”专场,集中展示了学生在校地合作、志愿服务等领域的成果;“流动外教站”项目通过每周两次的英语角活动,助力农民工子女提升语言能力。学生代表在分享中提到,2024年暑期“三下乡”实践中,团队通过翻译服务助力合川非遗文化传播,这种“专业赋能社会”的模式,正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路径。


【双院同辉 共筑未来】

此次培训会在天渠书院的圆满举办,不仅是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以“立德树人”为根基的育人实践创新,更是学校“双院制”育人模式在基层的鲜活注脚——当书院的人文浸润与学院的专业教育同频共振,一幅“以文化人、以学促行”的育人画卷徐徐展开。 深化“实践育人”的显性教育成效,引导学生在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、文化传播等国家战略一线淬炼本领。


这不仅是对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使命的忠诚践行,更是在培养“心中有理想、肩上有担当、脚下有力量”的时代新人——当外语学子的专业成长与“中国式现代化”的壮阔征程同频共振,当青春热血在服务社会的熔炉中淬火成钢,教育的本质便在“立德树人”的生动实践中得以充分彰显。外国语学院将继续以书院为圆心,以时代为半径,在铸魂育人的沃土上深耕不辍,让更多青年在“思想引领与实践淬炼”的双重滋养中拔节生长,在实现个人价值与民族复兴的双向奔赴中,书写属于移通学子的青春华章。



撰稿:罗德琴

摄影范艺婷

编辑:刘佳兴

复审吕戈、张渝湘

终审韩洁、刘佳昕

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