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,推动劳动精神与语言素养协同培育,5月17日,外国语学院的同学们走进合川区碧桂园智慧家开展“劳动筑梦”主题教育实践。活动以“双语赋能劳动,实践浸润成长”为核心,通过场景化、互动化的教学模式,为留守儿童打造沉浸式劳动教育课堂。

【耕读传薪,双语润心】
活动现场化身为“双语劳动实践乐园”,外国语学院的同学们化身语言小讲师,以劳育德、以劳增智,带领孩子们开启沉浸式劳动实践之旅。从工具的正确使用到手工创作,同学们结合生活常识,用中英双语讲解劳动技巧、示范操作流程,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。在手工制作环节,孩子们通过捏黏土、编彩绳等活动,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,还将实践过程写成双语手账,实现劳动与语言学习的深度融合。“物品诞生记”主题课堂上,借助动画演示与趣味互动,孩子们直观感受每件物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艰辛过程,深刻领悟“一器一物皆心血”的劳动真谛,厚植崇尚劳动、热爱劳动的价值观。

【语耕沃野,劳育新苗】
英语教学环节深度融入劳动教育元素,以“Happy Labor”为主题构建趣味课堂。通过“职业角色盲盒”“劳动技能大挑战”等互动游戏,孩子们在情景模拟中学习“farmer”“gardener”等职业词汇,用英语描述“water the plants”“harvest vegetables”等劳动场景。在“小小农场主”角色扮演中,孩子们分组协作完成虚拟农场运营,不仅锻炼了英语表达能力,更在团队合作中强化劳动协作意识。课堂特设“劳动勋章墙”,从“实践能手”“创意达人”等维度进行多元评价,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。

【知行致远,劳创未来】
活动尾声,志愿者们向孩子讲解劳动教育的意义与作用,鼓励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以劳动最光荣为目标,学习中努力上进,生活中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,以实际行动诠释劳动的社会价值。这场“劳动与英语交织”的实践活动,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劳动技能、提升语言能力,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尊重劳动、热爱劳动的价值观。
“劳动教育与外语教学的跨界融合,是学院落实‘五育并举’的创新探索。”外国语学院本次活动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持续深化“劳动+外语”特色育人模式,开发农耕文化研学、职业体验双语课堂等系列课程,让劳动精神与国际视野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双引擎,书写新时代实践育人的新篇章。
撰稿:孙焰博
摄影:蒋梦晴、倪娅玲、刘聪
编辑:刘佳兴
复审:吕戈、钟沁恒
终审:韩洁、刘佳昕
外国语学院秘书部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