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佳人相见一千年。”当端午佳节的脚步悄然临近,空气中弥漫着粽叶与糯米的清香,在这个充满传统韵味的节日里,重庆移通学院也充斥着端午氛围。2025年6月1日,异科导师田老师与学生们在松格书院101齐聚一堂,一大早田威老师就去菜市场买粽叶,早早地把头天泡好的糯米、蜜枣、绿豆冒着细雨拿到松格厨房,共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欢乐之旅,让远离家乡的学子们在校园里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。


【精心筹备,爱意满溢】
为了让同学们能在端午节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,在活动筹备阶段,田老师便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老师深知包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,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尽情享受包粽子的乐趣,提前精心挑选包粽子所需的食材。颗粒饱满的糯米、香甜可口的蜜枣、清香宜人的粽叶等一应俱全。不仅如此,老师还贴心地为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准备了营养丰富的早餐,有富含蛋白质的鸡蛋和香甜软糯的玉米,以及新鲜多汁的水果,让同学们在活动开始前就能补充满满的能量。这些贴心的准备,无一不体现出老师对同学们深深的关爱。


【齐聚一堂,包粽传情】
活动当天,同学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早早来到活动现场,一进门,就被桌上整齐摆放的食材所吸引。糯米如珍珠般洁白,蜜枣散发着诱人的香甜气息,粽叶翠绿欲滴,仿佛在诉说着端午的故事。

通过网络上的包粽子教程,同学们纷纷卷起衣袖,开始尝试包粽子。有的同学手法娴熟,粽叶在他们手中翻飞,不一会儿就包出了一个棱角分明、美观大方的粽子;而有的同学则是初次尝试,动作略显生疏,粽叶在手中不听使唤,糯米也时不时地洒落出来。但他们并没有气馁,在老师和周围同学的耐心帮助下,逐渐掌握了技巧,包出了属于自己的粽子。虽然形状可能不够完美,但每一个粽子都饱含着同学们的努力和欢乐。

现场欢声笑语不断,大家一边包着粽子,一边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和对端午节的了解。有的同学讲述了自己家乡过端午节的独特习俗。在这个过程中,同学们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,还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
【围坐交流,情谊升温】
在等待粽子煮熟的间隙,老师组织大家围坐在一起,开展了一场轻松愉快的自我介绍活动。同学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年级,原本可能并不熟悉,但在这个温馨的氛围中,大家纷纷敞开心扉,介绍自己的家乡、兴趣爱好、学习经历等。

有的同学来自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,向大家描绘了家乡端午时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;有的同学则来自广袤的北方大地,分享了家乡端午吃甜粽子的独特口味。通过交流,同学们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,还发现了许多共同的兴趣爱好,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老师还带来了自己可爱的宠物狗欢欢。欢欢活泼可爱,在人群中蹦蹦跳跳,一会儿跑到这个同学身边摇摇尾巴,一会儿又跑到那个同学脚下撒撒娇,为活动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氛围。同学们纷纷围过来与欢欢互动,整个现场充满了温馨与欢乐。
【粽香四溢,共度佳节】
随着粽子的香气弥漫开来,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出锅了。大家围坐在一起,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有的同学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,咬上一口,糯米软糯香甜,蜜枣的香甜在口中散开,让人回味无穷;有的同学则细细品味,感受着粽子的独特风味和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
同学们都纷纷表示:“这个端午节虽然没能回家,但和老师、同学们一起包粽子、聊天,还有可爱的欢欢陪伴,让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。老师提前为我们准备食材和早餐,真的特别贴心。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学会了包粽子,还让我结识了很多新朋友,这将是我大学生活中一段难忘的回忆。”
【活动意义,深远绵长】
此次异科师生共度端午节活动,不仅让同学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魅力,更增进了师生之间、同学之间的感情。对于远离家乡的学子们来说,这次活动就像一场及时雨,滋润了他们孤独的心灵,让他们在校园里也能度过一个温馨、快乐的节日。

对于田老师来说,这次活动也是一次与学生们深入交流、增进了解的宝贵机会。通过共同参与活动,老师更加了解学生们的需求和想法,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。相信这份温暖与关怀,会如同端午的粽香,久久萦绕在同学们的心间,成为他们大学生活中一段美好的回忆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同学们也会带着这份温暖和力量,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,不断成长和进步。

“端午临中夏,时清日复长。”在这个充满传统韵味的节日里,田老师与学生们共同谱写了一曲温馨的端午乐章,让校园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和温情。
学生感想:
今天,田老师带领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包粽子,松格厨房里满是欢声笑语。折粽叶、填糯米、绑丝线,看似简单的步骤,做起来却并不容易。在田老师耐心指导下,一个个歪歪扭扭的粽子成型。这次活动,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包粽子的手艺,更让我感受到集体活动的温暖,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——2023级英语五班冉一维
田老师组织的端午节包粽子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。从叠叶、填米到捆扎,每一步都需耐心与细致。起初手忙脚乱,漏米散叶频出,但在协作中逐渐掌握技巧,最终捧起亲手包的粽子时,成就感油然而生。粽叶的清香与糯米的软糯交织,不仅传递了节日的温情,更让我感受到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,同时也感谢田老师精心的组织这次活动。
——2023级英语四班唐毅
松格厨房的玻璃窗凝着水珠,雨声淅沥却挡不住糯米香。我是第一次和同学们随田威老师一起包粽子,原以为是严肃手工课,却成温暖聚会。田老师带我们包粽,动作熟稔又显笨拙,大家往糯米里塞红枣,也有同学偷偷塞了几块西瓜,厨房满是粽叶香、雨声与笑声。临走时每人拎着歪扭的粽子,虽雨未停,但粽子暖手,隔阂也已在烟火气中消弭,“师生”变成了“我们”。
——2023级英语4班黎州燕
端午节我没有回家,参加田威老师组织的包粽子活动,真的收获满满,起初折粽叶时手总不听使唤,糯米总从缝隙里“逃出来”,多亏同学们手把手教我卷叶、填馅、捆绳。大家围在桌前,有人包出“歪脖子”粽逗得哄堂大笑,有人悄悄给蜜枣粽多塞颗红枣。蒸腾的热气里,粽叶香混着糯米的甜钻进鼻子,当捧着自己包的粽子咬下第一口,忽然明白传统节日的意义——不仅是传承手艺,更是在烟火气里把温情包进时光里。
——2023级英语五班王云彤
撰稿:郑昌敏
摄影:刘雅雪、匡育成、唐毅
编辑:刘佳兴
复审:韩洁、刘佳昕
终审:韩洁、刘佳昕
外国语学院供稿